父爱,宛如巍峨高山,厚重而无言。在乡村振兴的漫漫征程中,无数父亲化身为引领乡亲奔赴幸福生活的
这个父亲节,让我们一同聆听几位江苏“头雁”的动人故事,向这些用宽厚双肩扛起乡村发展重任,用深沉爱意为子女撑起一片天的父亲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爸爸,这张照片是在南京农业大学学习期间拍的吧,你认真学习的样子真帅气!”高维忠的大女儿高慧指着一张父亲的侧颜照,满是自豪地连连点赞。作为南通启东市维忠家庭农场主,高维忠也是2024年江苏“头雁”队伍中的一员。回忆起照片上几个兄弟一起学习研究的场景,高维忠脸上洋溢着学习带来的喜悦。
大女儿高慧介绍,她和妹妹高雅小时候,家里就有着严格的奖罚制度。“当时我和妹妹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考入理想的大学。我们还经常开玩笑激励父亲,可不能落后,拖了家庭KPI的后腿。”就这样,家庭里形成了独特的“内部比武”机制。
看着孩子们的目标一个个基本达成,作为父亲的高维忠暗暗发誓,自己绝不能落后。“我可不能因为只是个种地的农场主就选择躺平,我也给自己制定了阶段性赋能计划。”采访中,高维忠自豪地说,他很荣幸能到南京农业大学参加“头雁”培育。通过每一次参观和学习,他学到了许多在农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和技能。
源于家庭这种正向激励的KPI,高维忠一刻也不敢放松进步的脚步。作为父亲的高维忠深知,孩子们更希望他成为新型农民,把传统农业逐步转型为现代化农业,将原本仅靠体力完成的劳动,转变为机械化的全程服务模式。受到孩子们的启发和鼓舞,高维忠运用在“头雁”培育中学到的知识,从2024年9月起开启了农场转型之路。如今,无人驾驶、黑科技赋能等先进技术,都在农场得到了全面应用。“爸,今年家庭旅游我哪也不去,就想带着同学来咱们农场参观。”小女儿高雅突发奇想,打算假期带着同学和老师参观自己从小成长的地方,让他们见见淳朴的父母,近距离感受广阔的农村,以及科技赋能给农业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当然,高维忠也没闲着。大女儿高慧建议的“共享菜园”模式,正开展得如火如荼。“18平方米的小菜地,配备一个小摄像头全程监控。我们代种菜,种好后直接快递新鲜蔬菜到家。高雅今年暑期就会带着很多小伙伴来参观她爸爸的共享菜园啦!”高维忠眉宇间满是喜悦。
“奶奶过世得早,徐麒从小就是我们带大的,这孩子善良又独立,跟我们特别亲近。”江苏江阴市徐虎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虎说到,自己和妻子因为创业,忙于工作,儿子徐麒小学时基本就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自己照顾自己。
在徐麒的记忆中,初三那年印象极为深刻。“爸妈决定放弃餐饮行业,去无锡转战农业赛道。我当时就觉得农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能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徐麒的愿望很美好,但徐虎和妻子都清楚,农业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甚至可以说是个充满挑战的残酷领域。由于夫妻俩都不是科班出身,只能放手一搏。当时他们经历过惨痛的失败,但庆幸的是,大家都坚持了下来。
2013年正值中考,徐麒并不知道,当时父母手里的流动资金一百多万已经全部用完。为了完成创业梦想,夫妻两人毅然决定卖房继续干。如此大的资金投入,到底能否收回成本,谁心里都没底。“往前一步还是后退几步,这是摆在家庭面前的一道艰难选择题。”徐麒心疼父母,他当时的一句话让徐虎和爱人印象深刻:“爸爸,你只管去做你想做的事,如果没成功,我们也可以一起再过几年苦日子。”
徐麒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让父母重振信心。如今,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因为多了一份儿子的鼓励和支持,徐虎仍在不断耕耘。
作为算法工程师,徐麒目前正和父亲一起研究开发一款跟随性自行采摘机器人。“都说要提高新质生产力,我和老爸在农业领域也不能落后。”看着父亲在葡萄园采摘时提篮的不便,徐麒着手设计一款跟随性采摘机器人,以解放人力,提高效率。采访中,徐麒透露,自己和父亲携手,目前已研发出机器人的雏形,“胜利,指日可待”。
今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参加“头雁”培育学习结束后,徐虎已和三位“头雁”学员伙伴注册了销售公司。“同学间合作是个磨合过程,感谢‘头雁’项目给我们提供了结识彼此的机会和尝试的可能。”在他看来,只要跨出这一步,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哥哥现在在部队工作,我今年读高一,因为住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一回来我就愿意和爸爸待在一起,听他说农业、农村、土地的故事。”因为对农村工作、大型机械化作业充满好奇,每到农忙时间,陈淑仪一回家便爱跟着爸爸陈炜——宿迁沭阳县昌兴丰浓家庭农场负责人走到田间地头。
“前两天,正值秸秆离田,要把草聚拢起来,老爸会用一种耙地的器具。因为从来没见过,当时夜里出来,乍一看还以为田里出现一条龙脊,可把我吓坏了。”陈淑仪笑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第二天一早,陈炜便带着小女儿陈淑仪来到田间,让她了解夜里见到的那条“龙”是怎么工作的。让陈炜没想到的是,戴着一顶草帽的陈淑仪越看越带劲,父女俩在田里,从农机农具的使用方法,聊到种植心得,再到今后发展和工作的打算,越聊越开心。“本以为种田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嘛,没想到我老爸真是个超人,不但会种地,还上了大学,当了‘头雁’学了新本领。”看着女儿眼里满盈盈的敬意,不善表达的陈炜只是一个劲地傻笑。
在七年的农场主生涯中,陈炜一直以种植粮食为主,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却也收获满满。“和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看到小丫头一回来就爱往田里跑,真是看到了我们国家未来农业的希望。”
2018年参加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专考试,2022年去南京农业大学完成成人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学习,2024年又参加了“头雁”培育。对无锡阳山桃天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勤来说,这几年过得特别充实。“在这其中,特别感谢儿子儿媳的支持和鼓励。”
看着父亲这几年的学习轨迹,已快而立之年的孙永进也不敢放慢脚步。“大学毕业后,原本想着回家跟着老爸一起干,那时爸爸建议我出去闯一闯。尽管我现在发展得不错,但在学习这条路上,他一直是我的榜样。”如今,孙永进已经成为一家精密仪器厂分厂副厂长。
“现在儿子是拉不回来咯,如今儿媳妇跟在我身边做后台管理、产品销售等工作了,这样一来我这个爷爷也轻松了很多。”如今,公司里有人负责种地,有人负责管理,有人负责销售,已成为爷爷辈的孙建勤,负责总指挥。看着公司和小孙子一起健康成长,他整天乐得合不拢嘴。
“头雁”父亲们的身影,出现在学习的路上,也穿梭在归家的途中。他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就像领头雁凭借确定的方向感和不懈的姿态,带领雁群穿风越雨,飞向辽阔天空。你的父亲,你们的父亲们,正用行动诠释着“头雁”的责任与荣光,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乡土间铺展成鲜活的现实。
主管QQ
站内信联系电子邮箱
站内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