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光子精密-国产替代加速:精密测量仪器真正走向千亿产线
时间:2025-08-20 20:19 点击次数:192

  智能自动化检测行业本身属于精密光学、电气控制、精密机械、计算机算法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对于相关产业的技术团队而言,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纯熟掌握核心的设计研发工艺,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所以很多国内厂商构建不了自身的技术和品牌护城河,基本不久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光子精密创始人姚文政曾公开表示:“单纯做好一家优秀的产品供应商不难,但成为工业智造的生态构建者,需要品牌长期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倾注足够的工匠精神。我们既要帮助设备商降本增效,更要帮助终端客户在走入世界舞台时,能够用追溯到产品智造源的可靠品质来讲述中国产品故事,提升客户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溢价能力,国产替代这场翻身仗的核心打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对产业痛点的深度洞察。”

  在成立之初,光子精密一直瞄准传统工业检测“成本高、精度差、低效率、复杂需求难匹配”的痛点,不断刷新行业精度与速度极限。其中,PDH 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线% F.S.,采样频率突破 260KHz,可高速捕捉微米级位移变化,其独家研发的超精细动态调光技术,使调光颗粒度较国外同类产品提升 10 倍以上,性能优势显著。在机器视觉领域,新推出的双目单线D 线激光轮廓测量仪,成功消除传统 3D 视觉检测的单目盲区,大幅提升点云提取准确率与检测精度,且部署效率提高 50%,并在 PCB 板电子检测场景中成功替代进口设备,助力客户检测成本直降 35%。

  光子精密QM 系列闪测仪搭载自研 QMVS视觉测量软件,通过 AI 大模型重构检测逻辑,内置多特征快速匹配算法和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突破 ±1μm 精度极限,实现 “一键式” 完成 5000 个部位和 1000 个工件的尺寸检测。在生产线前端来料、首件检测与终端成品全检、抽检环节,将质检节拍压缩至 3-5 秒 / 件,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 300%,单台设备即可替代多名检测人员。某消费电子代工厂引入该设备后,年人力成本直接减少近 100 万元,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目前,光子精密已斩获 126 余项技术专利。

  作为国产传感行业中兼具规模化产能、大量发明性专利与自主科研能力的高精尖企业,光子精密依托深圳完善的制造业生态,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客户的成本红利与交付保障。在总面积达 10,000㎡的深圳、东莞多个生产基地中,全自动化产线执行严苛品控标准:原材料入场 100% 全检、生产过程每小时抽样监测、成品出厂前 48 小时可靠性测试,即便在水雾、灰尘等复杂工业环境中仍能稳定高效运行。从前端与终端质检到中期制程管控,从静态参数检测到动态过程监控,全方位适配产线各关键环节需求,实现 “检测需求无死角、应用场景全覆盖” 的产品布局优势。产品现已获UL、CE、ROHS、REACH等多项权威认证,严苛的测试标准与全面的安全评估体系成为产品叩开国际高端市场的 “通行证”。

  随着产品和服务远销全球 70 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光子精密通过 “技术共享 + 本地化服务 + 长期运维” 模式深度融入产业链:某合作方汽车零部件厂商负责人评价道:“光子精密团队前期提供免费技术咨询与产线检测评估,精准匹配我们的应用需求,合作过程组建了专项团队提供定制方案设计与安装调试服务,确保设备落地适配;售后过程依托远程诊断与专业工程师团队,实现 7×24 小时快速响应。从设备选型到长期运维,为我们全程护航。” 该厂商的专属检测方案从立项到交付仅用 45 天,较行业平均周期缩短 50%,高效的响应能力大幅降低了客户项目落地成本。

  国产工业传感器和精密测量仪器的征途远不止于此。光子精密创始人姚文政表示:“我们正联合多家高校、医院、央企等多方创新力量,将实时应变分析等更多的实验室技术转化为标准的精密测量产品。同时推动工业智能检测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生态形成。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技术平台开放、跨行业合作与生态共建,用全矩阵产品服务赋能工业检测全场景,用更长远的战略视角赋能客户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Copyright © 2025 HOME-傲世皇朝「保障平台,省心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